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和我校120周年校庆,以及伴随章之汶图书馆的封顶,8月16日-17日图书馆(文化遗产部)第三党支部组织党员和馆员克服高温酷暑,前往常熟、苏州开展“喜迎二十大、创新图书馆”主题党日活动。党总支书记朱世桂、总支委员胡以涛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党日活动首站是参观学习常熟图书馆。常熟图书馆是我国中小型城市图书馆的典型代表,有着百年发展历史,虽是县市级图书馆,却有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社科普及基地、国务院、文化部的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江苏省廉政文化基地等殊荣。一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盛名?王忠良馆长等领导带我们参观之后还特别与我们进行了座谈交流。王馆长分享了他的治馆心得:常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着百年积淀,这是历史和先辈留下的财富。去年政府投入3500万进行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改造升级。他们的治馆理念是找准需求--包括读者、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需求,融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且在服务形式和内容上敢于突破。比如与公交汽车站合作开设车站图书服务网点、古籍利用以项目合作的形式灵活进行,多出成果等。同时提出的“以纪念馆的方式做图书馆”、“变图书馆的文脉为人脉”的理念对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古籍管理上,为便于查找古籍制定了古籍电子目录体系,全面开放古籍在馆阅读利用等,参观座谈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并接受了常熟图书馆的赠书。王馆长分享的常熟馆敢于创新的理念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对我们新馆的建设和我们图书馆今后的管理与服务中如何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活动的第二站是在常熟农业农村局会议室与校友共话图书馆工作创新。常熟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颂跃、副会长黄建东等七名南农校友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主要围绕建校百廿周年之际,图书馆能给校友们提供怎样的服务展开。校友们纷纷表达了对南农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图书馆的期望。他们建议图书馆找准一个点为师生开展精准服务,通过提升服务深度来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度;同时希望在校庆之际,图书馆能否发挥优势延展服务范围,为校友提供科技项目查新、科技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信息输送等这类服务。大家表示我们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合作与创新工作,不仅能服务校友,同时能为加强校友与在校师生的合作贡献图书馆人的一份力量。

党日活动的第三站——苏州第二图书馆。这是一座拥用超700万藏书的大型智能图书馆,它包含了音乐体验馆、数字体验馆、文学馆、少儿馆、设计馆五个特色馆藏资源库。参观体验中,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这个智能化图书馆的艺术美、人文美和科技美,既富有科技气息,同时兼具地方特色。参观备受图书馆界关注的国内首个智能高密集书库时,典藏部胡主任现场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智能分拣和传输系统是如何实现向90多个分馆图书高速分拣和精准配送的,让我们惊叹科技改变服务。参观后双方进行了简短的主题座谈,座谈会上苏州第二图书馆的陆馆长等领导分享了如何进行党建引领、如何做好智能精准分拣和配送、如何提升读者满意度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以及关于多年举办读书会的经验,读书会会员制制度的实施、军民共建为官兵办集体卡(定期更换图书)的举措等,让我们看到一个智能化大型公共馆在服务当中注入的人性化、多元化的细致周到的服务,为我们建设新馆提供了很多借鉴。

此次活动认真落实了党建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融合,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更是捡拾到许多宝贵的思想火花;也更深切领会到新时期下图书馆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新馆建设中,在创新图书馆活动中,我们党员队伍更要做好楷模,多学习、多思考、多参与,共同为建设好章之汶图书馆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罗宇辉 审核:朱世桂)